广东省稀土开发及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申请指南(2018-2019年)
一、宗旨和目标
为加强稀土冶金技术及相关功能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培养稀土领域优秀人才,促进实验室的开放与交流,广东省稀土开发及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面向国内外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科研工作者发布2018-2019年度开放基金申请指南。此次开放基金每个项目拟资助3~5万元。
二、实验室简介
广东省稀土开发及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于2009年获准立项,依托单位是广东省稀有金属研究所,2012年顺利通过广东省科技厅验收。广东省稀土开发及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紧密联系学科发展前沿,结合国家需求和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围绕稀土开发及应用的基础理论、共性应用基础理论、工程化技术等方面开展研究,深化对稀土开发及应用本质特性及开发规律性的认识,并据此制定最适宜的工艺流程和提供最高效的设备,不断研发和拓展新的基础理论,形成新的工程化成果,并推广应用,使稀土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三、资助范围
重点实验室根据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对稀土功能材料的实际需求,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结合本实验室的具体情况,2018年度优先支持以下研究方向:
方向一:稀土催化材料
开展稀土催化材料和负载型金属氧化物催化材料的制备新技术及其对大气分子污染物(NO,CO,SO2,VOCs等)的催化消除机理及应用基础研究;阐明稀土催化材料对大气分子污染物的吸附、吸附分解和催化消除的作用机制;开展形貌及结构可控稀土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基础研究。
方向二:高精度荧光温度探测材料的研发
研究开发基于荧光双峰发射比值的温度探测材料,突破传统测温能级的能量差值对测温灵敏度的限制,开发新型温度探测能级对。重点研究镨离子掺杂氧化物、配合物温度探测材料,定性定量分析价间电荷转移态对温度探测的影响,进一步提升荧光温度传感器测温精度。在此基础上解决测温曲线拟合性度不高、荧光材料光衰等关键技术难题。
方向三:稀土永磁材料
面向纳米稀土永磁材料、多主相稀土永磁材料等材料体系,开发复合材料体系的多组元材料成分与组织结构的可控制备新技术,研发基于物理法、化学法或多种方法相融合的材料高通量制备新原理和新方法;采用纳观、微观、介观和宏观尺度等材料集成设计方法,探索材料新特性、新机制,实现新材料的设计与突破。
方向四:稀土修饰氧化物电极与半导体光电极
面向工业清洁生产、废物综合利用和海洋环保等重大需求,开发节能环境友好型氧化物电极和长寿命环境友好型氧化物电极,采用稀土改性、稀土掺杂等方法优化电极性能,探讨稀土作用机理,建立电极寿命预测模型;面向清洁新能源等战略需求,开展膜电解制氢电极材料和光电制氢电极材料研究,通过固体物理、量子物理、半导体光电化学和材料学科的交叉,利用量子计算等手段指导新型材料的创制,采用原位表征手段认识材料电催化、光电催化机理,从而实现重大突破。
四、开放基金的申请办法与审批程序
1.具备博士学位或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的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凡研究方向和内容符合开放基金申请指南的均可提出申请。申请者必须是项目的实际主持人。不具备博士学位或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申请者,必须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同行专家推荐。鼓励申请者与外单位人员合作的联合申报方式。
2.申请者须在2018年7月31日前提交开放基金申请书。基金申请书一式三份,加盖所在单位公章后寄至重点实验室。并将电子版发送至wll_byt@163.com,标题注明:广东省稀土开发及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申请。
3.申请的项目由实验室各研究方向负责人或学术带头人负责初审,经初审合格的项目提交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评审。学术委员会根据客观公正、择优资助的原则,对申请项目进行评审并提出明确评审意见。
初审过程中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建议不予资助:
(1)申请手续不完备,或研究内容不符合资助范围;
(2)明显缺乏立论依据,或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不明确,无法进行评审;
(3)不具备实施该项目的研究能力,或缺乏基本的研究条件;
(4)申请经费过多,基金无力支持,或已从其它部门获得充足的经费;
(5)经费预算中各项目支出比例明显不合理。
4.受资助项目获批立项后,项目申请人在规定时间内与重点实验室签署研究合同,经所在单位审核后,报送实验室。逾期不报且不说明理由的项目,作为自动放弃处理。
五、联系方式
广东省稀土开发及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稀有金属研究所)
地址:中国-广东-广州市天河区长兴路363号大院
邮编:510650
联系人:王灵利、董海媚
Tel:020-61086462,020-37238536
E-mail:wll_byt@163.com
附件
上一条:没有了!